1. 首頁
    2. 新聞公告
    3. 圖片新聞
    4. 外貿沖擊與結構調整下的中國經濟

    外貿沖擊與結構調整下的中國經濟

    作者:創始人 日期:2019-05-23 人氣:4231

          2018年時間過半,對于上半年的中國經濟形勢可以從國際、國內兩個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來看。國際方面,國際貿易摩擦不斷升級,對當前以及今后的經濟形勢將產生較大影響;國內方面,消費結構變化越來越顯著。

           首先,國際貿易摩擦方面。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中國對外貿易風險也開始逐漸顯露出來。貿易摩擦升級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是必經的,是不可避免的。作為一個趕超發展的大國,過去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在國際產業鏈上的距離較大,中國主要生產中低端產品,而發達國家主要生產高端產品,二者是互補關系;即使在存在競爭的領域,也由于雙方差距過大,對外并不構成威脅與壓力?,F在,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體量的變大,一方面,中國在國際產業鏈上的位置迅速上升,跟發達國家的距離迅速拉近,過去的互補關系已經逐步轉變為潛在的競爭關系;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經濟地位的上升、在國際市場上話語權的增加,已經使得部分發達國家產生了危機感。關系與角色的轉變,使得貿易上的摩擦變成了一種必然走勢。

           因此,中國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決定了當前的貿易摩擦是必然趨勢,即便沒有中美貿易摩擦升級,也會與其他國家之間產生貿易摩擦問題,尤其是與發達國家。這是由雙方關系與角色轉變所決定的。

           其次,國內消費結構變化方面。2017年年初以來,國內消費結構出現變化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一方面,這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另一方面,消費結構的變化,對當前的短期消費起到了帶動作用,消費需求的增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需缺口。

           貨幣方面,20181-5月新增居民短期人民幣貸款累計同比多增1711億元。價格方面,1-5月份CPI同比增長2.0%,居民消費價格增速溫和上漲。其中,食品價格增速依舊相對較低;受服務價格增速下滑影響,非食品價格增速低于2017年同期0.1個百分點,但經測算,非食品中的消費品價格增速卻出現了0.5個百分點左右的上漲。消費方面,2018年上半年,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化妝品類、日用品類以及汽車類消費額增速,均較2017年同期顯著上漲。另外,1-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同比上漲2.6個百分點,這主要來自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和第三產業用電的貢獻。以上經濟指標在2018年的變化反映出當前居民消費的活躍,消費結構的變化越來越顯著。消費結構的變化體現在高質量、包含服務的消費占總消費比重的增長。我們認為,網絡消費本身是包含網絡服務的消費。20181-5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由2015年的10.8%上漲到當前的16.6%。

           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一方面得益于科技的進步,支付寶、京東等平臺使得支付方式更加便捷的同時,還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消費選擇,科技進步對消費的刺激是個長期影響因素;另一方面得益于長期資本積累、經濟的發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提高,這也是長期影響因素。居民消費結構的持續變化,直接反映了消費需求的變化,對未來經濟的走勢及政策的調整將產生長期、短期的影響。

           比如當前隨著總收入的增加,居民對汽車的消費需求是在增長的。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的擁有輛已從2000年的0.5輛增長到2016年的35.5輛。汽車消費需求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在2018年表現得尤為顯著。20181-5月份,汽車制造業的工業增加值增速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均呈現上漲態勢,是高端制造業快速增長的表現之一,也是消費需求升級帶動供給升級、投資結構變化的表現之一。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潛在風險

           雖然當前消費結構變化跡象顯著,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增強,但綜合近期國內外經濟形勢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不減,潛在風險增加。

           第一,外貿摩擦引致的經濟下行風險。世界貿易摩擦不僅發生于中美之間,還發生于中歐、中日、歐美、美日等之間。由于近年來科技進步的相對停滯,并未產生實質性、顛覆性的科技進步,并未創造出新的需求,進而導致各國在原有的需求市場上相互爭奪,導致摩擦不斷。由于科技革命的不可預測性,對于國際貿易摩擦問題應該持有長期的、可能愈演愈烈的準備。

           隨著國際貿易摩擦的全球化、常態化,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也難以獨善其身。貿易摩擦對經濟的傳導途徑是多方面的,可能通過資本市場的波動對實體經濟產生影響,也可能由于能源等大宗商品的貿易障礙,通過價格波動來影響國內經濟增長,等等。雖然其傳導途徑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貿易摩擦給世界各國帶來的是人為障礙,是生產、消費成本的增加,其對經濟的影響是負面的,增加了經濟的下行風險。

           第二,價格風險。雖然當前CPI同比增速相對較低,但我們還是認為價格風險不容忽視,尤其是在當前國際貿易形勢緊張的情況下。理由有以下三點。

           其一,國際貿易摩擦對價格的影響。一方面,國際貿易的緊張形勢,導致貿易成本的增加,最終將體現在終端消費的價格上。受各種貿易壁壘的影響,長期以來的貿易平衡關系將會被打亂,在供求雙方重新尋找、配對的過程中,勢必導致短期價格因供需不匹配而產生大幅波動。雖然當前國際原油仍處于供給大于需求的狀態,但是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需要警惕貿易風險產生對國內石油供給的沖擊。

           其二,貿易摩擦問題可能導致為了穩增長而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就當前狀況來看,之所以沒有發生全面明顯的價格大幅上漲狀況,主要原因還是由于當前穩中偏緊的貨幣政策。2017年以來,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一直保持在“1”位數的區間之內,5月份M2174.3萬億元,同比增長8.3%,繼續低位運行。

           需要指出的是,這里有資金流向問題。無論是因為外貿摩擦升級而引發的寬松貨幣政策,還是因為調結構為企業營造良好的經營氛圍而構造適度寬松的貨幣環境,資金流向問題都需要引起關注。廣場協議后日本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并未使得實體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反而催育了房地產泡沫的膨脹。與企業創新相比,投資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風險小、利潤高,是資金的自然流動方向。這就需要時刻關注釋放資金的流動方向,防止其大規模的流向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引發潛在的泡沫破裂風險。

           其三,環境問題導致的價格上漲。2017年下半年,環保趨嚴導致了鋼鐵等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拉高了2017PPI同比增速。雖然當前的錯峰生產,部分緩解了因短期供給大幅收縮而引發價格波動的問題,但這并未得到根本解決。從全年來看,整體依然是供給收縮。正如我們所發現的,2018年年初以來,鋼鐵、煤炭、水泥等價格增速一直是上漲的。從今年的狀況來看,非金屬礦物制品及相關商品價格或將顯著上漲。

           從國際慣例來看,英國、美國在環境治理期間,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短期滯脹現象。穩增長與環境保護問題,就像魚與熊掌的關系,需要取舍。其實在2017年下半年,環保趨嚴就已經導致了輕微滯脹跡象的出現。2017年三、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均為6.8%,較一、二季度下滑0.1個百分點。同時,我們以兩年均值的方式簡單剔除基數效應后測算發現,PPI累計同比增速是持續上漲的,2017年剔除基數效應后的PPI同比增長2.5%,高于2017年上半年1.1個百分點??梢?,2017年下半年確實存在輕微的滯脹現象。對于通脹問題,很多人主要關注的是CPI同比增速的變化,但PPI增速的上漲是會向CPI傳導的。

    下半年中國經濟形勢預判

           綜合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與政策,筆者對于下半年的經濟動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觀點。

           首先,對于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和政策調控的理解。隨著國際貿易不確定性的增加,穩增長在經濟調控中的權重也在增加。關于三者之間關系,字當頭,防風險是目的,在確保不會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才是調結構。尤其是在外部風險加大的情況下,一切要以為主,保持經濟的平穩運行是一切調控的基礎。因為上半年貿易摩擦的負面效應還未開始顯現,所以當前經濟運行仍然總體平穩可控。但隨著各項提高關稅政策的正式實施,如果仍按貿易摩擦以前的政策調控經濟,經濟形勢會出現很大逆轉。

           比如,對2017年以來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在經濟形勢變化時就要作出適當調整。從2016年開始,房價從一、二線城市開始上漲,到了2017年開始向三、四線城市蔓延,此時各地相繼出臺各種嚴厲的限貸、限購政策,這是相合時宜的。當前,外部風險加劇,內部調結構與穩增長又存在一定的取舍關系。此時房地產市場也需要一個字,也就是要防止房地產市場的大起大落。因此,對于2017年以來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需要作出適當調整,至少調控力度要適度改變。

           其次,在調結構方面,從當前狀況看,經濟結構確實存在明顯的變化跡象,存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動力與方向。另外,從消費結構、工業結構的變化來看,經濟結構的變化有望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政策傾向方面,應該更加注重改善企業的營商環境。從近期公布的數據來看,經濟整體運行平穩可控,調結構繼續,穩中偏松的貨幣環境更適于企業發展。

           最后,對下半年中國經濟走勢的研判:經濟存在下行壓力,價格存在上漲壓力,也就是存在滯脹風險。進入下半年,隨著外貿訂單的收縮以及高端商品引進對國內企業形成短期沖擊,供給、需求端都存在顯著下滑的壓力,經濟下行風險加大。我們要清醒地意識到,在不會發生嚴重系統風險的情況下,應該以短期的經濟增長換取長期的結構調整。對此,一方面,政府需要進一步堅定立場,引導預期,切忌左右搖擺;另一方面,優化企業的營商環境,按市場規則辦事,政府不要干預過多。

    你覺得這篇文章怎么樣?

    00
    東方口岸 | 關于我們 | 產品解決方案 | 北斗平臺 | 新聞公告

    注冊地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宏達北路18號三層307D號

    電話:010-65195500

    傳真:010-65194718

    東方口岸公眾號

    辦公地址(一):北京市朝陽區三豐北里1號悠唐國際A座
    辦公地址(二):北京市順義區機場東路S225
    京ICP備12046845號-1

    版權所有:東方口岸科技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網站托管基地
    京ICP備12046845號-1

    To Top 亚欧精品在线观看|一区 无码 日韩|加勒比 无码 不卡|亚亚洲色a∨在线